- 郭心雨;董文阳;尚娇;杨恒力;陈钊;王海姗;王力奎;张华剑;史雪岩;
为筛选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田间防效优良的新药剂,对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海南玉米田鳞翅目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LC_(50)介于0.011~0.092μg·cm-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施药后1 d,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其防效为90.65%;10.5%三氟甲吡醚乳油、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22%氰氟虫腙悬浮剂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为84.02%、76.30%和57.67%,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的速效性相对较差。施药后3 d,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悬浮剂的防效均在89%以上,而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为74.44%。施药后7 d,5种杀虫剂仍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都在85%以上。同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还表明,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油等3个处理在施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而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个处理,在施药后1 d和3 d的防效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在海南对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可用于海南玉米的鳞翅目害虫防治。
2025年01期 v.16;No.67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张瑶瑶;郑玉华;孙建波;朱白婢;熊国如;李淑霞;彭明;李春强;
为研制用于香蕉枯萎病防控的拮抗型生物有机肥,本研究在海南省澄迈县分离到1株生防菌(LCQ1801),并以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bense race 4,Foc4)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其抑菌实验的结果表明,LCQ1801对Foc4有明显拮抗作用,抑菌率达65.9%。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表明,LCQ180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oc4分别与LCQ1801菌液和滤液共培养,发现Foc4菌丝畸形或破裂,并影响孢子萌发。利用平板实验和培养瓶培养实验研究LCQ1801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情况的结果表明:(1)在平板实验中,LCQ1801在动物粪便基质羊粪、猪粪和牛粪中生长良好,在鸡粪中生长较差;在植物基质麦麸、玉米粉、豆粕和水稻秸秆中,LCQ1801均能够生长,但在甘蔗渣和椰糠中生长较差。(2)在培养瓶培养实验中,在动物粪便基质牛粪、羊粪中LCQ1801生长最好(活菌数分别达到1.68×10~(10)、2.40×10~(10)个·g~(-1));在植物基质中,LCQ1801在水稻秸秆、豆粕和玉米粉中生长最好(活菌数分别达到3.22×10~(10)、2.49×10~(10)、2.17×10~(10)个·g~(-1)),而LCQ1801在这两种培养方式的椰糠基质中都几乎不生长。本研究结果为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种材料和技术支撑。
2025年01期 v.16;No.67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超;王玉梓;王照琪;陈代朋;郑丽;谢昌平;
为明确引起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从海南省万宁市龙滚镇黄竹塘村附近槟榔(Areca catechu Linnaeus)种植基地采集的病害标本上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病原菌纯化后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特征和多基因(ITS、TEF1、CAL、HIS和TUB)的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该病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该槟榔叶斑病的病原菌为云南间座壳菌(Diaporthe yunnanensis),其最适生长条件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28℃和pH为6,且光照条件有利于其生长。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病原菌致病机理、室内药剂筛选和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25年01期 v.16;No.67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赵阳;刘爽;王志彪;伍俊宇;陈代朋;郑丽;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主要病害之一。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产生的效应蛋白在其侵染香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在Foc中筛选到候选效应蛋白FoSSP8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oSSP80含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利用酵母分泌系统证实了FoSSP80具有分泌功能;在烟草中瞬时表达能够抑制由BAX引起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且FoSSP80可以抑制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胼胝质的沉积;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敲除突变体ΔFoSSP80在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生和致病性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FoSSP80是一个经典分泌蛋白,且可以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
2025年01期 v.16;No.67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李鹏声
;刘锦霖
;杨叶
;
为探索芒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Griffon&Maubl.]对苯醚甲环唑产生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针对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3株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9个菌株表现抗性,EC_(50)值为5.61~28.70μg·mL~(-1)。选择马来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苯醚甲环唑与代谢酶抑制剂的混用增效作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分别与DEM(或PBO、TPP)联合处理后表现出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处理后,菌株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酶(P450)、羧酸酯酶(CarE)的酶活普遍升高;处理12 h,抗性菌株的酶活均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此外,UPLC-MS/MS测试结果显示,敏感菌株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明显高于抗性菌株。上述结果表明,解毒代谢酶GST、P450和CarE参与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代谢可能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杀菌剂抗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探析杀菌剂代谢抗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2025年01期 v.16;No.67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吴进钧;李增平;张宇;刘芝妤;
鉴定引起海南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假芝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明确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为马占相思茎腐病发生和防治提供科学理论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对造成海南马占相思的茎腐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后获得代表性菌株HNBSMZXS20211011001。在田间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和担子果诱导,所获得的结果与田间植株发病症状相符,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依据其担子果及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及rDNA-ITS、SSU、LSU、TEF1-α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将引起海南白沙马占相思假芝茎腐病原菌鉴定为二孢假芝(Amauroderma subresinosum)。该病菌在PDA培养基28℃黑暗条件下培养的菌落呈圆形,生长初期中心呈白色、密集,边缘稀疏透明,生长后期呈淡黄色;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条件:pH5、黑暗条件、28℃、PDA培养基。
2025年01期 v.16;No.67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