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桂;吕灿祥;杨世平;黄海立;梁华芳;陈兆明;孙成波;
在室外水泥池采用不排污、不换水、不充气以及不清理死虾的方式养殖8年传代选育的A,B 2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家系,以收获的A,B家系的剩余对虾作为亲本培育44个抗逆F1家系,选择13个F1家系进行生长、抗逆和抗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比较,研究凡纳滨对虾抗逆家系遗传性状。结果表明:各F1家系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质量最大的为抗逆A F1-08(每尾28.63 g);在盐度由28突变至5的条件下,抗逆B F1-12的死亡率最低(23.33%),抗逆AF1家系死亡率显著高于抗逆B和抗逆AB的F1家系(P<0.05),抗逆B和抗逆AB的F1家系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Gjk和Klw,且显著高于Sis(P<0.05);在氨氮质量浓度为31.67 mg·L-1的条件下,各家系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Sis(P<0.05),抗逆A F1-09、抗逆A F1-13、抗逆A F1-19、抗逆A F1-20、抗逆B F1-13、抗逆AB F1-08没有出现死亡;在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0.51 mg·L-1的条件下,各家系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Gjk,Klw和Sis(P<0.05),抗逆A F1-08、抗逆A F1-10、抗逆A F1-18、抗逆A F1-19、抗逆A F1-20的死亡率为0;感染WSSV后,抗逆B F1-13的死亡率最低,为53.30%,显著低于对照组F2(P<0.05)。因此,抗逆A F1-08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抗逆B和抗逆AB对盐度突变有较强的适应力;所有抗逆F1家系对氨氮突变的适应力都强于对照组Sis,对亚硝酸盐突变的适应力强于对照组Gjk,Klw和Sis;抗逆B F1-13对WSSV有较强的抵抗力。
2015年03期 v.6;No.23 229-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云亮;顾志峰;郑兴;王爱民;
采用自然挂膜法,研究了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5种生物滤料挂膜成熟后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膜挂膜期间,5种不同生物滤料的氨氮质量浓度均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先升后降,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则是逐渐上升。5种生物滤料中,珊瑚砂和红色呼吸环的效果最优,约23 d完成挂膜,氨氮去除率为98.5%。各生物滤料挂膜成熟后,可利用指数方程y=ae-bx对NH4+-N去除效果进行拟合,利用公y=1/(a+b/xlnx+c/x)对NO2--N及NO3--N去除效果进行拟合。生物滤料挂膜成熟后,海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与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或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之间也可用指数方程y=ae-bx拟合。
2015年03期 v.6;No.23 235-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乐凡;曾宗强;汪志芬;廖双泉;彭政;李思东;钟杰平;
用稀土偶联剂对牡蛎壳粉进行改性,通过与天然橡胶共混制备天然橡胶/牡蛎壳粉复合材料。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牡蛎壳粉粒径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结果表明,牡蛎壳粉的粒径在150~275 nm范围,平均粒径为209 nm,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保留了牡蛎壳粉和天然橡胶的特征吸收。在硫化时,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转矩值减小,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而牡蛎壳粉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转矩值增大,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增加,硫化返原现象消失。总体来说,牡蛎壳粉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
2015年03期 v.6;No.23 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冰霞;王英;高和琼;庄南生;
以小麦的45S r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热研7-33-97的有丝分裂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不同时期细胞内均能观察到4个信号位点,且这4个信号的大小和强弱存在差异。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信号位点被分别定位在6号和7号染色体上,其中,信号较小较弱的1个位点位于6号染色体的1条同源染色体次缢痕处,信号较大较强的位点位于6号染色体的另1条同源染色体的次缢痕及随体处,其余的信号位点位于7号1对同源染色体的次缢痕及随体处,信号大小和强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2015年03期 v.6;No.23 246-249+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应佳志;毕政鸿;陈涛;华玉伟;
研究巴西橡胶树开花调控机理是缩短橡胶树育种周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2个橡胶树LEAFY(简写为LFY)基因,分别命名为HbLFY1和HbLFY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和拟南芥LFY突变体,发现克隆的橡胶树LFY1和LYF2基因并不能显著促进拟南芥提早开花,也不能恢复拟南芥LFY突变体开花时间。据此推测,LFY基因可能不是调控橡胶树开花的关键基因或不能独自起作用。
2015年03期 v.6;No.23 250-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灏;刘小婷;肖华;黄惜;袁红梅;
茉莉酸是调节天然橡胶树产胶的主要激素,HbCoi1是茉莉酸信号的受体,研究HbCoi1基因的表达调控对了解橡胶树的产胶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PCR扩增HbCoi1基因的启动子,然后将目标序列插入pHis2.1载体,构建酵母单杂诱饵载体。将该载体转入酵母Y187菌株感受态中,在缺失培养基上检测自转录激活,发现HbCoi1基因的启动子在3-AT浓度为10 mmol·L-1时自转录激活得到有效抑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橡胶cDNA文库进行酵母单杂筛选,得到了几个可能与Hbcoi1启动子发生互作的基因,其中包括DNA结合蛋白、核糖体蛋白和功能未知基因,旨在为深入研究Hbcoi1基因表达调控打下基础。
2015年03期 v.6;No.23 256-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张巧玲;戎伟;李慧萍;林道哲;何朝族;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一种能够引起十字花科植物产生黑腐病的重要病原菌。笔者以野油菜黄单胞菌Xcc8004菌株XopR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qRTPCR发现,XopR基因的表达受Ⅲ型调控基因hrpG和hrpX的调控,并且XopR蛋白的分泌依赖于Ⅲ型分泌系统结构基因hrcV,这表明XopR是Xcc8004的一个Ⅲ型分泌效应蛋白。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笔者获得了XopR基因的缺失突变体ΔXopR。将野生型Xcc8004和ΔXopR突变体分别接种甘蓝品种中甘15、中甘21和大白菜品种中白83,发现ΔXopR突变体菌株致病性下降,表明XopR对于Xcc8004在甘蓝上的完整毒性是必须的。GFP融合蛋白分析发现XopR定位于拟南芥原生质体的细胞膜上,可以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抑制细菌鞭毛蛋白诱导的FRK1基因表达。
2015年03期 v.6;No.23 26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旭;王安邦;苗红霞;刘菊华;贾彩红;金志强;徐碧玉;
以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Brazilian’)未成熟雄花诱导的愈伤组织和芽体作为外值体,通过60Co-γ辐射诱变和低温筛选获得了2个抗寒株系(抗寒9号、抗寒11号),测定了抗寒株系和非诱变对照果实中的淀粉、总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结果表明:2个抗寒株系果实的总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2个抗寒株系果实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也高于对照,但抗寒11号株系直/支比低于对照。
2015年03期 v.6;No.23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燕;赵峰;刘国民;罗志平;柳贤德;李丽辉;
分别用0,10,20,30 k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苦丁茶冬青成叶的15℃水提物、90℃热水提取物、70%甲醇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及70%丙酮提取物的样液进行辐照,采用ABTS和DPPH法测定样液在辐照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并观察、比较样液在辐照前后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成叶的15℃水提物样液经过60Co-γ射线辐照后,抗氧化活性有小幅提升;而90℃热水、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的提取物样液的抗氧化活性则在辐照前后无明显差异。不同溶剂的苦丁茶冬青提取物样液在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后,其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褪减。其中,经20 kGy照射后的70%乙醇提取物的颜色最浅,10kGy照射后的甲醇提取物颜色次之。苦丁茶冬青成叶的提取物作为抗氧化剂应用于肉食品保鲜防腐、保健品或化妆品生产时,从食品和化妆品安全、抗氧化活性强弱以及颜色深浅等方面综合考虑,宜选用甲醇提取,辐照剂量以10 kGy较合适。
2015年03期 v.6;No.23 273-27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骜;宋希强;
采集3个居群的野生华石斛根系,从中分离到130株内生细菌,并对细菌进行16S r DNA序列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藤黄杆菌属(Lutei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西地西菌属(Cedecea)7个属的15个种。其中优势类群为Bacillus,次优势类群为Enterobacter和Burkholderia。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 spp.在3个不同的居群华石斛根部均有出现,且频率相近。环境因子差异最大、附生宿主组成最相近的霸王岭与吊罗山之间,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说明附生宿主植物差异是附生植物根部内生细菌物种组成差异的重要驱动因子。
2015年03期 v.6;No.23 279-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芳芳;宋希强;丁琼;朱国鹏;
以野生五唇兰植株根部中分离出的15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将其接入五唇兰组培苗中进行共培养,研究其对组培苗的促生影响并分析其固氮、溶磷和产IAA能力等促生活性。结果表明,15株内生细菌中有11株对五唇兰组培苗有促生作用,其中,Paenibacillus graminis(TW2-1)对五唇兰组培苗有显著的促生影响,促生效果最佳。15株内生细菌中,9株具潜在固氮能力;10株具产IAA的能力,其中Bacillus cereus(TW1-4)产IAA能力最强;7株具溶解无机磷能力,Bacillus megaterium(TW1-1)溶磷量最高,内生细菌的溶磷能力与其产酸能力呈正相关。
2015年03期 v.6;No.23 285-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军;闫超;李益;冯岗;徐麟;梅文莉;戴好富;
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第3天和第7天的LC50值分别为8.35和3.96 g·L-1;在供试浓度为0.5~2.5 g·L-1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主要表现为处理组幼虫体质量增长缓慢,幼虫期和蛹期延长,蛹质量和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
2015年03期 v.6;No.23 2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盛玉辉;关维元;徐永星;李婧;刘保东;
采用不同浓度的污水对长势基本相同的成熟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植株进行处理,研究其在5,10,20倍浓度污水胁迫2~14 d的6项生理指标,即叶片的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光和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方水韭在5倍和10倍浓度污水胁迫下的耐受性较好,在20倍污水胁迫下的耐受性较差,各项生理指标均显示出较大的损伤。根据污水胁迫强度及生态实际,笔者认为,污水胁迫不是造成东方水韭营养体濒危的主要原因。
2015年03期 v.6;No.23 298-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亚良;张家明;
笔者于2013年5~8月分3次对海南岛浮萍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在13个市县共收集到34个浮萍群落样本,共鉴定出45个生态型4个种。本实验对其中的3个种即无根萍、稀脉萍和紫萍的分布种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如生长水体的pH值、氮磷含量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稀脉萍分布最广泛,在全岛均有发现,无根萍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紫萍和无根萍虽然在不同的大区域范围也有发现,但不如稀脉萍分布广。浮萍多生长在污水处理厂、废水塘等水流基本静止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针对每个浮萍种的存在是否与其生长水体的营养情况有关系进行了one-way ANOVA和one-way MANOVA分析,结果显示,浮萍的分布与其生长水环境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是一种偶然现象。另外,在模拟浮萍野外生长环境下,观察温度和水体营养条件对浮萍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营养情况相比,温度对浮萍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
2015年03期 v.6;No.23 304-309+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叶洲辰;吴友根;戴俊;周开兵;胡新文;
对海南岛白花油茶(Camellia oleosa Rehd.)生物学特征和花粉粒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白花油茶为常绿灌木或中小乔木,树皮光滑呈灰褐色,嫩枝有粗毛,单叶互生,叶片呈深绿色,革质光滑,叶形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长5~7 cm,叶缘有锯齿,叶柄长4~8 mm,花两性白色,顶生,蒴果,种子黄褐色,具浓毛,多呈三角状卵形、半球形或球形。(2)花粉具有山茶属花粉的种属特征,总体呈长球形,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为穴网状。花粉形状、大小和外壁纹饰与山茶属红山茶组某些种的花粉较相似,表明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山茶属短柱茶组植物花粉形态相差较远。(3)花粉粒大小与果重呈负相关,与果形指数和产油量无相关性。
2015年03期 v.6;No.23 310-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丁印龙;周群;罗褀;赖楚悦;林琳;陈惠珠;
笔者通过对厦门地区45个三角梅品种的花期进行观测,掌握其开花生物学特性。旨在为三角梅在城镇园林绿化、美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15年03期 v.6;No.23 315-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佳民;何荣壮;汤洪;宋荣;曹亮;朱校奇;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省长沙地区种植推广的黄秋葵优良品系,笔者对8个黄秋葵品系进行了示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系的采收期为90~116 d,其中品系zx-2的全生育期和采收期最长,分别达到163和116 d;品系zx-1和zx-2的株高和产量性状最好,分别为178.67,165.67 cm和25 320.3,22 465.5 kg·hm-2;品系zx-2的嫩果外形好,果型圆尖、细长。综合评价认为,品系zx-2表现出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有希望上升为品种,建议在长沙地区扩大种植。
2015年03期 v.6;No.23 320-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